2017臺灣家族性企業接班大調查發表會:安侯建業家族辦公室協同主持會計師郭士華、臺中精機董事長特別助理黃怡穎、臺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玉山金控策略長陳茂欽、遠見雜志副總主筆李建興;
遠見雜志與玉山銀行合作于12月1日舉行2017臺灣家族性企業接班大調查結果大公開,結果發現臺灣目前仍有27.3%的企業,毫無接班的危機意識。另外各企業平均得花上6.2年才能完成接班,但實際上準接班人只剩1.3年可以準備,顯示臺灣企業界的平均接班進度已經大約落后5年(4.9年)了。
遠見雜志副總主筆李建興表示,遠見研究調查對近千位企業營收規模上億的現任企業掌門人或準接班者進行調查,藉此揭開兩代間對于接班的想法,挖掘出彼此不能說的祕密。
首先對于家族企業的優劣點看法如何?意外的是受調者大都持正面看法,77.6%認為經營者也是擁有者,會更認真且穩??;其次47.9%覺得內部凝聚力相對較強。相對的受調者對于家族企業較大的疑慮則是較難吸引外部人才加入,比率為43%。
值得觀察的則是47.1%準接班世代認為家族企業管理較保守,較難接受新做法,但掌門世代不以為然,只有24.2%同意,兩代認知差異甚大。
談到接班人的條件,調查發現軟實力儼然是王道。其中團隊領導能力、能傳承企業精神與實力、創新能力,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前三項特質,比率各為57%、52.1%及50.3%。反倒在傳統上被認為是接班人最該具備的硬實力,如與核心事業相關學歷、有過戰績、有海外工作或求學經歷,分別僅有9.1%、21.2%和23.6%。
值得觀察的是高達67.1%準接班人認為團隊領導能力是必備的,但能傳承企業精神與實力,如與老臣能磨合,反倒是掌門人認為接班人最該具備的能力,有50.5%認同。
問起企業交棒會碰到什么難題時,結果也顛覆了既定印象??丛谄髽I經營者和準接班人們的眼里,接班人與領導團隊間溝通是否融洽才是最痛,高達77%認同。
談起接班難題,交棒者和接棒者的看法歧異頗大。52.9%繼承者們認為權力架構分配是一大障礙,但只有38.9%的企業主認同。此外51.4%的準接班者認為企業是否已準備好傳承,是大問題,但卻只有37.9%的掌門人持相同的看法。42.1%的交棒者對于如何決定最適的人選感到頭痛,卻只有31.4%的準接班者有感。
準接班者為什么不愿意接班?結果出乎意料,前三大障礙分別是與上一代工作方法或價值觀不符(63%)、對經營較無興趣(55.2%)、希望發展自己的事業(47.9%)。高達74.3%繼承者們感受到與上一代的理念不合,卻只有54.7%的掌門人意識到這問題。同樣的議題,大企業和小企業間看法也大相逕庭。71.2%的逾10億營業額的企業認為兩代作風不同阻礙了接班,相對的10億以下的中小企業只有58.5%認同。
問及完成接班大業,需要多少時間?,答案是平均8.4年。繼承者們認為平均理想接班時間是9年,但掌門人認為只需要7.9年,意謂著接班者會認為上一代讓他們準備的時間不夠。另外規模愈大的企業所需要的交接時間也愈長,100人以上為9年,100人以下僅需7.8年,10億營收以上的需要8.8年,10億以下的則僅需8.1年。
至于提到掌門人交出大位的理想時間,平均認為是61.5歲。接班人何時接下棒子最好?受調者普遍認為在40歲前(38.8歲)就得接了。規模愈大傾向愈老接班,如100人以上的認為40.1歲接班,百人以下的則認是37.7歲,而10億以上營業額規模的,認為40歲接班就好,10億以下的則認為38.1歲就能接了。
目前臺灣家族企業的傳承進度如何?調查顯示,最多是目前是兩代共同經營的準接班狀態,比率為36.4%,其次是已有優先人選,也開始進行培訓或職務輪調安排,比率為22.4%。但亦有13.3%是全然沒有任何接班計劃的,而有8.5%是已有人選,但還沒培訓,5.5%是沒人選,嚴格來說臺灣企業還沒正式開始進入接班程序的就有27.3%。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傳承給下一代,要交接的可分為所有權和經營權,但絕大多數還是會將所有權交給下一代,占了86.6%,但有44.8%會連同經營權也交給家族下一代,而有41.8%會把經營權交由外部經理人。
談到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認為最優先需要執行的選項是,吸納更多經營管理人才(32.1%)。而有25.7%準接班者認為未來最需要優先執行的是調整組織結構,但只有9.5%的交棒者認同。
遠見雜志副總主筆李建興提醒,家族接班的模式,并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通則,得依照各企業的特性,量身打造出專屬的接班方程式。唯一得注意的是接班大事,唯有及早準備,才能確保企業永續發展、基業長青。這個課題也已是攸關臺灣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議題。